土工格室应用于桥台背后填筑施工操作要点
(1)整平下承层。机械整平人工配合,专人指挥,以免出错。
(2)钻眼锚固施工。依据图纸,计算各层的设计高度、长度、宽度,测出土工格室首层高度(以下各层同首层)并进行钻眼放样。钻机选用BTGJD2型冲击旋转钻机,施工时利用冲击器的冲击力将钻头打入台背,形成深约100cm的孔眼,然后用<20钢筋插入孔眼中,安好卡子,对好插销,进行锚固。每个插销可设2个孔,2个孔眼必须对称,便于锚固。
(3)张拉土工格室且设立锚固钢筋。张拉前应插入锚固钢筋,并用锚固钢筋锁紧固定土工格室,使其铺开。连接土工格室四周采用钢钎或锚固钢筋,土工格室负担支撑,与桥台和侧墙连接处采用膨胀螺栓连接;然后调整使插销对眼,与张拉可同时进行。
(4)对接插销。纵横向相临土工格室板块采用合页式插销整体连接,其连接件为专利产品。
(5)摊铺各层土工格室完毕后应当在其孔眼内填塞砂、石料,以达到锁定及加筋补强作用。首先对铺筑地面进行平整,并形成纵横向坡度。填筑时,每层必须分层填筑,土工格室,每层需铺厚度不大于30cm,但不宜小于20cm。与路基填料结合处应挖土质台阶,土工格室边坡保护,不能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应采用小型手推振动夯、手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蛙式打夯机,以确保台背填料的压实度,锥坡内填料压实度不小于90%,路面底基层以下2m不小于95%。
(6)土工格室的纵向铺设上长下短,可采用缓于或等于1∶1的坡度自上而下逐层缩短纵向铺设长度,下一层的铺设长度应小于纵向铺设长度Lmin。











结构对比。土工格室(geocell)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它是由高密度的聚乙烯宽带(PE,HDPE)经超声波焊接或锚接而成的具有蜂窝状格室结构,展开后呈蜂窝状的立体网格。而土工格栅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经过定向拉伸形成的具有开孔网格,较高强度的平面网状材料。如果令土工格室的高度为0,则土工格室在形态上就和平面型的土工布、土工网、土工格栅相类似。此时,土工格室便由三维结构变成了二维平面网状结构,筋土之间的约束挤密作用变成了平面相互摩擦的效应。可以这样认为,平面的土工布、网、格栅可以看做是土工格室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因为土工格室具有一定的高度,聚合物片材较厚,强度和模量很大,焊接强度高,和填筑与其中的材料一起组成刚度很大的板体结构,具有一定的抗弯作用,从而分散上部结构的竖向应力。

土工格室在黄土边坡公路中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土工格室作为一种新型柔性防护材料,在公路防护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室内冲刷模型试验表明,在黄土边坡中添加土工格室后,可以降低平均累计冲蚀率达48%,并可减弱冲沟的发育和形成,从而防止路基的坍塌;在饱和黄土地基承载力试验表明,在加土工格室后,可以将其承载力提高2~3倍,并使其破坏方式只有局部剪切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2种.
土工格室是20世纪80年研制出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它由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共聚物片材经超声波焊接而成,具有三维网格结构,整体强度高、耐老化、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用土工格室对黄土路堤边坡进行表层的防护加固,形成表层一定厚度的复合结构体系,能有效地提高边坡的抗冲刷能力,达到黄土抗冲刷和绿化环境的目的。用土工格室对饱和地基进行局部换填加固,形成水平向加筋复合结构体,能提高地基承载力,达到加固饱和地基之目的。目前土工格室在公路上的实际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在这方面的试验和规程则相对落后。本文主要通过土工格室对黄土边坡抗冲刷模型试验和饱和黄土地基格室加固承载力模型试验,对其防护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土工格室在黄土路堤边坡中的防护作用在黄土地区,植被恢复很慢,由于黄土本身的特性以及突发性的暴雨,对路堤边坡的冲蚀作用十分明显,甚至造成路基的坍塌。目前对于黄土路堤边坡冲刷防护的方法主要有混凝土、片石等,对于土工格室和土工织物的边坡防护,土工格室改善负载性能,一般为有关稳定性分析和防护步骤等方面的研究,而没有具体的效果和试验研究,防护设计时也无规范可依。
